凯氏定氮仪的使用需遵循 “准备 - 消解 - 蒸馏滴定 - 收尾” 的核心流程,操作需注重试剂安全与参数精准,具体步骤如下:检查仪器各部件,确保蒸馏管路、滴定系统无泄漏,冷凝水供应正常。准备符合纯度要求的试剂,包括消化用浓硫酸、硫酸铜 - 硫酸钾催化剂、蒸馏用氢氧化钠溶液、硼酸吸收液及盐酸标准滴定液。用标准氮样品(如硫酸铵)校准滴定系统,设定滴定终点 pH 值(4.6-4.8),同时在仪器触摸屏预设蒸馏时间(3-9 分钟 / 样品)、加碱量等参数。
称取适量样品(固体≤6g、液体≤20mL)放入消化管,加入催化剂和浓硫酸,轻轻摇匀。将消化管置于通风橱内的消解仪中,设置 420℃左右的消化温度,加热至样品溶液呈澄清蓝绿色,确保蛋白质完全分解。消化完成后,待消化管冷却至室温,加入蒸馏水稀释定容。
将稀释后的消化液移入仪器样品杯,接收杯中加入规定体积的硼酸吸收液和甲基红 - 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。启动仪器后,系统自动向样品中加入碱液,加热蒸馏使氨气游离,经冷凝管冷却后被硼酸吸收。随后仪器自动用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,全程无需人工干预,实时显示滴定数据。
实验结束后,仪器自动计算并显示氮含量及蛋白质含量(按行业设定转换系数,如食品类 6.25),及时记录数据。运行仪器清洗程序,用蒸馏水冲洗管路和反应系统,避免试剂残留。关闭电源、冷凝水及试剂阀门,妥善处理废液和废弃消化管,整理实验台面。
操作中需注意,浓硫酸、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,需佩戴手套和护目镜;消化不彻底会导致结果偏低,可延长消化时间或补加催化剂;标准滴定液需定期标定,确保测量精度。